love-book_副本  

 

被蕭大哥點名寫最愛的十本書,實在說,當我開始會沉澱下來愛上書時,卻是在我轉身離開沙巴大學以後,那時才發現自己想不斷去探索學問……只是求學時期過於投入動態運動場上,難免感歎在對的時間錯過了對的“書”……如今對文學讀物著實沒有蕭大哥與廖佩雯的內力深厚。僅僅在此分享了堪稱激蕩及影響我的十本書:

 

  1. 1.  龍應臺《大江大海1949》:這本書是在大哥推薦下,讀了兩次。1949年發生在動亂時期形成今日的臺灣與中國面貌,龍應台細膩寫出一個時代,亂世中人們無法抵抗及對於戰亂政局的無奈,生死離別的心酸,為了國家(是領袖)拋下妻兒。當時碼頭、車站離別的人們,此生也許就是一輩子無法再見面。這讓我借位想起曾祖父當年南洋而來時,上了某個碼頭,告別福建永春社前故鄉的情景。

 

  1. 2.  Yasmina KhadraThe Attack-攻擊》:被書序深深吸引:阿拉伯傑出外科醫生阿敏原本過著令人羨慕的愜意生活,與溫柔貌美的思涵共築幸福生活。某天,思涵思涵不幸在自殺炸彈攻擊中身亡。徹底把阿敏推向殘酷生命的是思涵竟然是炸死在場10多名孩童的自殺彈客……

我當時對思涵何以當人肉炸彈的原因產生疑問與震撼,循著好奇心,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。筆下敘述的亂世生活環境,在長期被封鎖斷水斷糧生不如死的環境中,絕望的人兒不自覺被某種極端教義侵蝕,而乾脆去當了人肉炸彈。而思敏因被捆綁的心靈,家仇國恨從未被疏解,即便嫁給人人羨慕的傑出丈夫,過著富足生活,然而埋葬在其內心世界的孤寂痛苦,最終讓她走向極端不歸路,留給丈夫殘酷的生命。

 

  1. 3.  Fabio《海里有鱷魚》:這是一本真人真事的生命勵志書,書中靈魂人物恩亞的堅毅,10歲的他孤獨中為了求生,靠著雙腳從阿富汗到巴基斯坦,至歐洲多個國家,甚至不惜生命偷渡,像“沙丁魚”被夾擠在令人窒息的渡倉中,看了同行偷渡者悶死、落海無蹤。書觸動我心的是他對於夢想的堅持與追逐。他絕非一般人的體驗讓我對偷渡客的無奈生命有了改觀。國與國之間沒有被通關的跨越叫偷渡。只是想著一個出生在極度落後的地方,連生存都有問題時,往外逃也許就是他當下生命的力量與勇氣。

 

  1. 4.  黑人瑪雅《我知道籠中的鳥為何歌唱》:這本書後來也拍成電影,是瑪雅的回憶錄,她出生在黑人受壓制及輕視的年代,面對種族主義、童年被性侵等令人心碎的遭遇,歷練得堅強。我想這本書適合探索內心困惑的人閱讀,打開心靈鑰匙。瑪雅著實以經歷寫下故事,無不被《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》這首詩而動容。這也讓我想起台灣詩人陳育虹那以詩為喻,指向生死……憂桑與喜悅各層次的抽象(這太深了)

 

  1. 5.  陳育虹《之間》:如她的“光影之間,虛實之間,時空之間”,我追尋在她對詩的抽象之間,太深奧了。反復看了好幾篇,始終無法流進我腦海與靜脈之間……

 

  1. 6.  Kim Edwards 《The Lake of Dreams》:這本書讓我看到過去對現在的生活都發揮了強大的影響力。書中主人翁露西在父親溺斃後自責不已,為了逃避家中的沉重的悲傷,一直在外地漂泊,迷失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。這本書讓我透過露西理解了早期美國女性抗爭女權的社會情景。

 

  1. 7.  閭丘露微《不分東西》:曾一度因當記者當到迷失了方向,參考了資深媒體人對新聞的意識,後來總結了書中的內涵:

  不僅要記載,更重要的工作~就是要不斷提問

  求知若饑~背景的介紹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,知識越豐富,提問就越有質量

  專訪工作就像探險與摸索,從交淺而言深,不至於讓對方覺得對牛彈琴,影響談興。

  不能簡單的迎合讀者來生存,而是引導讀者取獲有價值的內容信息~只要做出專業品質和個性內容,就一定會有它的忠實擁躉。

  新聞的取材及角度是否緊貼社會脈搏,立場是否基於人文精神,有沒有邏輯推理,點出社會公義,且在大是大非的議題里挺直腰板。

   

  1. 8.  Sherly 的《Lean In》:臉書長Sherly坦率寫下其經歷,鼓勵當今女性挺身前進,並且分享了她與團隊面對困境挑戰的經歷,以及她如何面對外部限制及內在壓力的心情。這本書純粹是時而工作壓力時,特別是在自我懷疑及想要退縮之際,尋找到的“交流”對象。

 

  1. 9.  《杜拉克跨世講堂》& 10.Stephen《美好價值》:這純粹為了解地緣政治如何影響選情,無意中搜尋到的一本書,書中提到相對於農村與鄉區的穩定社群,城市人較不可測,力量更強大。城市人往往是公民運動的溫床。這是很多國家的政府所難以應付的。無論是專制政府、中央集權還是民主的,掌權者至少必須依賴民眾的默許。有些城市有很強的獨立生命力,民眾力量經常湧上街頭、重創政客與執政者的方式爆發出來。

 

--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伊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