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遊湄公河三角洲—美托-檳知

207211_10151406945688404_694843147_n  

April 30 · 
 
4月30日 晴天 

渡船走過的水面層層蕩漾,熾熱陽光播灑在湄公河水面,形成粼光波波。午間3時左右結束了湄公河三角洲一日游,坐在船尾的我,看著導遊拿著麥克風嘴角揚起,唯聲音已被引擎及波浪聲蓋過。烈日繼續照射在人們的膚上,回程途中,遊客們大概因疲憊而處於閉目養神中。我坐在船板上望著湄公河周邊景色,未來越南工作之前,湄公河三角洲(Mekong Delta)這名詞只曾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經濟論文中出現,我只能通過網絡看到她的樣子……

此趟,同船的成員分別來自美國、歐洲及亞洲國,我們沿途經過Dragon Island(龍島)、Unicorn Island(麟島)、Pheonix Island(鳳島)以及Turtle Island(龜島),日本的三浦隆德、中國朱志慧,以及菲律賓及越南的小妹,我們6人組成一小組,一起捕捉景象、享用蜂蜜茶,三浦更在戰兢中也嘗試被蛇纏肩的體驗。

之後,我們乘著小船穿越叢林,罕見的是我們的“船夫”竟然是一位身穿奧黛的婦女、只見她手持一支長木漿奮力一劃,雖然船頭、船身不時與來往的小船擦身而過,但“船夫”仍一劃接著一劃,利落動作不遜於男子,由衷欣賞這群沿途持著木漿,奮力往前划的婦女們。在藍天白雲下我把她攝入鏡頭,此時的她好像“撐起半邊天”了。

上岸。岸上的周遭景象是總眼熟相似,我們騎著馬達腳車繞著小徑欣賞鄉間景色,間隔的小村屋後院養雞、養狗、種植各類水果等,仿佛穿越時光回到80年代的外婆家鄉。被喚醒的記憶,讓人想起童年,今昔對比,感觸良多。

稍早前,大夥在越南傳統音樂陪伴下,品嘗了火龍果、黃梨、香蕉、cempedak、木瓜,而這些水果對大馬人而言,一點也不陌生。值得提及的是,途中認識的三浦,他邊吃著水果,極其認真的學著日、英、越的水果名稱、還有越語的問候詞,令人想起日本人不愧被稱之為謙虛好學的民族。

岸上的建築物越來越清晰,渡船已快靠岸了。大概3時20分我們回到美托碼頭,準備乘巴士回胡志明市。今日所見的場景雖與80年代的家鄉情景相似,然而,不同的是,這裡是湄公三角洲,曾經歷越戰洗禮,直至1973年的美越和平協定才讓她恢復了平靜,如今她已然成為著名的休閒觀光區、被喻為椰子的產鏈重地,遊客繼絡繹不絕……

往往,歷史雖不會重演,但卻會出現相似的旋律,感覺就像朝著既定的模式框架下發展,只是有些國家因精明領導而發展得比較快,有些國家因戰爭而必須重頭再來,有些國家遇到了契機而加速前進,而也有些國家因領導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忘了前面的路,走著走著就開始亂了大方向…——隨思起筆
 
arrow
arrow

    喬伊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