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伯伯,一路好走
1229日,記者告訴吳伯權「讓《東方日報》讀者幫您好不好」,言語吃力的吳伯伯當時睜大了眼眶,微微地點了頭;今時,當讀者把尿布及牛奶粉寄到報館時,吳伯伯卻不敵病魔糾纏,離開了我們。
貧窮者的命運從這場病開始,20105月突然中風癱瘓的吳伯權,終於在3周前獲得社工援助,把他安頓在療養院,并準備接受《冷暖世間》讀者支援,奈何命運作弄人,吳伯伯卻在昨日不敵病魔,宣佈不治。
來自麻坡金枝路的吳伯權(58歲),生前是一名散工,因為貧窮,爲了維持與弱智獨女兩人的基本生計,他只能日出而作,四處打工賺取微薄薪資;生命無常,去年5月份,吳伯伯卻突然中風,那一刻起,他的生命陷入另一痛苦深淵。
吳伯權中風初期,被安排在麻坡法蒂瑪專科醫院醫治,且在未及完全康復,因院方床位等因素,吳伯伯被“遣送”回家,家中只有甫出閣的低智能獨女及女婿,且貧窮讓他請不起看護照顧,無人能給予吳伯伯24小時的照應。
日複日的,臥病在床的吳伯伯,因疏於被清洗,身體背部開始出現潰爛現象,然而,不知父親狀況的獨女卻依然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內為卡通畫填色,驚見叔父日趨憔悴的侄女吳培燕,見情況不盡樂觀,於3周前尋求慈濟及樂齡療養院協助。
此時,唯能躺在病床上的吳伯權,生活起居終獲得看護協助照應,幷獲得巴口獅子會報效14灌牛奶粉及尿布,以暫時應付三個月所需。
1229日午間,記者走訪吳伯伯居住的療養院,當時躺在病床上的吳伯伯,言語吃力的吳伯伯無法接受記者的訪問,記者唯能貼近吳伯伯耳邊說明了來歷,問了吳伯伯,“讓東方讀者幫您好不好。”
當時吳伯伯像似欲言又止,他只能微微點頭示意,靜靜地讓看護在旁側通過鼻胃管罐食牛奶……
直至昨日,吳伯伯宣告不治,遺體被安頓在麻坡砂里路活水堂,準備在明日早上舉殯火化。全程負責吳伯伯後事的二哥吳強(71歲)透露,吳伯伯中風后,身體部位因早前疏於清理,潰爛程度嚴重。
靈堂處,只有吳強、吳伯伯的21歲女兒、女婿及侄兒,場面冷清,吳強代表吳伯伯感謝讀者的熱心協助,基於弟弟已往生,該援助物資等可捐獻予另一些需要援助的病黎。
 
 
 
資料庫:
貧窮悲歌唱不完,吳伯權一家三口,父親、母親及獨居女兒各分東西,吳伯權居住在療養院,吳太太精神不穩定居住在娘家,低只能女兒則居住在金枝路住家,各別在貧窮中,只能維持基本生活,無法負擔吳伯權醫藥費。
吳伯權侄女吳培燕后通過《冷暖世間》,冀望社會人士提供其叔父物資上的援助。
 
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 
來自麻坡金枝路的散工吳伯伯,今年5月突然中風癱瘓在床,因21歲的獨女低智能而無能力照顧,吳伯權在社工協助下,被安頓在居家附近的療養院醫護,父女兩人相隔500公尺,這邊廂臥病在床,那邊廂獨在家為卡通畫填色,幕幕令人心生悲愴。
現年58歲的吳伯權,在中風癱瘓后期仍居住在金枝路大聯花園住家,惟姪女驚見吳氏身體每況愈下,日趨憔瘦,最終尋求外援協助,於2個星期前將吳伯伯安頓在附近的療養院,由專護看顧。
這些日子以來,吳伯伯父女在獲得慈濟及巴口獅子會伸出援手,獲得短期內的物資援助;唯,對吳伯伯病況而言,未來的日子仍存在不確定性,尤以每月近800令吉療養費以及牛奶粉及尿布等物資,仍未有長期的解決方案。
炎熱午間,記者走訪吳伯伯住家,悶熱且簡陋的居家環境,21歲的女兒在屋內享用午餐,他指著一間零亂失序的房間告訴記者,那是吳伯伯原住的房間。
客廳桌上放了2本作業簿,床褥上可見木彩及多張卡通圖畫,簡單的閒聊間,吳伯伯女兒只說父親住在療養院,她不清楚父親近況,至於桌面上的課業及已填色的卡通圖,是她平日在家的作業。
瞭解吳伯伯家況的親友告訴記者,吳伯伯女兒因智能低於其實際年齡,婚后也喜歡待在家中為卡通填色,數月大的孩子則交由鄰居照應,全然沒有能力照顧中風的父親。
一直來協助吳伯伯尋求援助的姪女吳培燕(42歲)接受《東方日報》訪問時指出,過去都是吳伯伯照顧女兒生活起居,直至獨女今年5月出閣不久,他卻中風在床。
「叔叔中風後,堂妹的情況完全無法打理叔叔起居,只見叔叔日漸憔瘦,情況不盡樂觀,我只好尋求慈濟及樂齡療養院的協助下,暫時把叔叔安頓在安康療養院,由專護協助照應。」
她提及,吳伯伯現況只能躺在病床上,生活起居必須假手他人打理,三餐須仰賴鼻胃管灌食牛奶,每三天平均飲用一罐裝牛奶粉,每罐裝牛奶粉介於58令吉至61令吉,形成負擔。
她說,目前在巴口獅子會報效14罐裝牛奶粉及尿布,暫且足以應付3個月時間,唯長期而言,叔叔的病情及所需物資仍未有著落。
 
貧窮悲歌唱不完,吳伯伯一家三口,父親、母親及女兒各分東西,吳伯伯居住在療養院、吳太太因精神不穩居住在娘家、女兒則住在金枝路老家,各別在窮困中只能維持基本生活,根本無從負擔起吳伯伯的情況。
提及吳伯伯吳培燕哽咽,本身從小與叔叔感情甚好,命運卻作弄人,叔叔一家人因為家境貧窮,維持生活基本都很艱辛,在患病當下無法即時就醫,而堂妹的智能卻與實際年齡出現差距,嬸嬸則被安頓的娘家。
她提及,叔叔換病前是一名散工,薪資微薄僅能夠應付基本生活,病倒後生活重擔落在叔叔女婿肩上,其女婿本身也是一名散工,生計完全不穩定,維持基本已不易。
單是每月療養院的費用已將近800令吉,除了福利部300令吉的援助金,另500令吉暫時由一名好心人士協助,至於牛奶粉等物資,長期費用是項沉重的經濟負擔。
基於本身屬小康之家,尚需負擔子女教育費,見到叔叔請況,想給予經費援助,卻愛莫能助,她唯能援助叔叔尋求外援,這些日子來,特別協助吳伯伯療養院負責人及慈濟義工,惟長期而言,她冀望社會能給予吳伯伯一些物資上的援助,尤以尿布及牛奶粉(Ensure with FOS)等。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伊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